
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11月17日,公安部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建设法治公安目标,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建设举措成效。公安部法制局局长郝云宏介绍,公安部围绕执法办案全过程,紧盯重点执法环节,出台取保候审适用、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等制度规定,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执法标准。紧盯执法关键要素,加强闭环式执法监督管理,最大限度减少执法问题发生富鑫中证,切实保障办案质量。
近年来,公安部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,推动受立案制度改革,规范接报案与立案工作,全面落实接报案“三个当场”、首接责任制等制度要求,推广接报案中心建设,确保报案必接、如实登记、依法立案。全面落实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、统一对接检察机关制度,在派出所等基层执法单位配备8.9万名法制员,案件质量持续提升。2024年,全国检察机关监督立案同比下降71%;不批捕率、不起诉率同比均下降约6%。
此外,公安部部署加强流程管控,警情案件信息全部录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,各办案环节网上流转,同步开展执法全要素全量化监督,做到及时、精准、高效,推动问题从“事后整改”到“事前防范”。深化“阳光警务”机制改革,让每项执法行为受监督、被评判,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。强化问题整治,发挥行政复议应诉、刑事复议复核、国家赔偿等制度机制功能作用,完善举报投诉平台建设,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近年公安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,开展专项治理,郝云宏提及,特别是今年部署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以来,违规异地执法、逐利执法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,涉企执法得到进一步规范。
东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